# Web的历史2️⃣-动态网页 上篇文章我们已经了解了静态网页是如何工作的,但是这样的网页是不能满足大家对互联网的需求的。举例子来说:你访问b站首页`bilibili.com`,每次刷新,首页上显示给你的视频都不一样,不同的人访问这个首页,显示的也不一样,按理说大家都是访问一个网址,背后应该都是同一个文件,为什么每个人都不一样呢?这种功能是如何实现的? 淘宝上有数不清的商品在售卖,如果淘宝为每一个商品都在服务器目录下面创建一个html文件,好让大家通过访问`http://taobao.com/someproduct.html`来查看商品信息,那这个工作量就非常大了。而且,这样的网页,基本上没有交互的功能:我们希望用户可以点击按钮就能购买商品,商家在网页后台上操作就能上传商品。这种功能应该如何实现呢? 暂时先不考虑这些高级的问题,让我们先从最基础的讲起: ## 服务器端内嵌(SSI) 如果你想向网站中插入动态内容,SSI是最简单,最直接的办法,比如我们的wiki有许多页面,但是每个页面都有一些共同的元素:页面头部的导航栏,左侧的列表,页脚等。如果为每个页面都复制一份相同的HTML的话,那就太麻烦了,有没有什么办法,可以使HTML一次编写,到处渲染呢? SSI(Server Side Includes)就是满足这种需求的一个HTML宏语言。它有点类似于C语言的`# include`宏: 假设这是我们首页的HTML: ```html
当前时间:'$(date)'
' echo '内存使用情况:
' echo '' free -h echo '' echo '' echo '' ``` 每次用户访问这个页面,都会看到实时的系统信息,真正实现了动态内容。 虽然CGI现在很少见了,但它建立了一个重要概念:将URL请求映射到程序函数,而不是静态文件。这个思想成为了现代Web开发的基础。 ## 嵌入式脚本 随着动态网页需求的增长,纯CGI编程变得复杂。程序员们希望能够在HTML中直接编程动态代码,这样既保持了HTML的可读性,又能实现动态功能。 这个就是嵌入式脚本,顾名思义就是把脚本和HTML混在一起,在HTML中嵌入脚本; 但是这种脚本和今天的前端JavaScript不同,它是由后端解释执行的,在返回HTML响应之前,HTTP服务程序会检查这个HTML里面有没有可以执行的脚本内容,有的话就执行这些脚本,并且把脚本的输出嵌入到HTML里面。任何有效的HTML也是有效的这类脚本语言。 从CGI到嵌入式脚本的另外一个关键驱动力是性能。CGI每来一个请求,服务器就得创建一个新进程去运行CGI程序,完成后再销毁,开销很大。而嵌入式脚本通常则是直接作为服务器的一部分运行,效率远高于CGI。 ### JSP 举个例子吧,你可以轻松使用Java来创建动态网页,只需要把Java代码嵌入到HTML里面,使用`<% %>`包裹住代码: ```java
当前时间:<%= new java.util.Date() %>
``` 复杂一点的例子: ```java当前服务器时间:<%= new java.util.Date() %>
您是第 <%= session.getAttribute("visitCount") %> 位访客
<%-- 这是JSP注释,不会出现在最终HTML中 --%> <% // 这里可以写复杂的Java逻辑 String userName = request.getParameter("user"); if (userName != null) { out.println("欢迎您," + userName + "!
"); } %> ``` :::info[session和cookie] 在这段JSP代码中有一个对象叫做`session`,这是什么呢?实际上,因为HTTP是无状态的协议,意味着两次请求之间是完全独立的,一次请求不应该依赖另一次请求。这显得有点不灵活,于是人们会在HTTP的请求体上夹带一些额外的参数,用于表明用户的身份信息,比如在用户登录网站之后,服务器会给客户端一个密钥,下一次客户端请求页面时带上这个密钥,服务器就知道这是某个用户的请求。在这种模式下,服务器需要为每个用户维护信息,比如最简单地需要维护密钥是对应哪个用户的,这些信息就叫做session。 ::: 类似于这样的脚本叫做JSP(JavaServer Pages),它在后端返回时被转换成Java Servlet代码来执行,本质上,JSP是Java Servlet的一种语法糖。至于JSP和Java Servlet都是什么,自行了解吧。 ### PHP 比JSP更灵活的就是PHP,PHP就是一门纯正的脚本语言了,它的用法与JSP类似,使用`包裹代码`: ```php当前时间:$time
"; echo 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