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ff --git a/docs/wiki/05-基础知识/09-科普/DNS.md b/docs/wiki/05-基础知识/09-科普/DNS.md index 5947d3e..d0540d2 100644 --- a/docs/wiki/05-基础知识/09-科普/DNS.md +++ b/docs/wiki/05-基础知识/09-科普/DNS.md @@ -1 +1,60 @@ # DNS +## 背景知识 + +因为计算机网络上的计算机彼此之间只能用 IP 地址才能相互识别,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,IP 地址很难被人们记住,举个例子,我们中山学院网络维护科的官网的 IP 地址是 `47.52.33.166` ,记住这个 IP 地址是困难的。 + +于是互联网的前辈们想了一个方法,用域名来进行访问,例如访问 `www.zsxyww.com` 就可以访问到网维的官网,不需要去记住 IP 地址了,`www.zsxyww.com` 这个有意义的字段很容易记住(中山学院网维的拼音缩写嘛)。 + +然后问题就来了:计算机之间只能用 IP 地址识别,我们使用域名,计算机没法识别怎么办? + +对于这个问题,互联网前辈们想了个法子,使用 DNS 服务器作为一个中介,我们使用浏览器访问 `www.zsxyww.com` 的时候,会先请求 DNS 服务器获取该域名对应的计算机的 IP 地址,然后与该 IP 地址对应的计算机(网维服务器)沟通。 + +## 定义 + +DNS 是进行域名和与之相对应的 IP 地址转换的服务器。DNS 中保存了一张域名和与之相对应的 IP 地址的表,以解析消息的域名。 + +简单来说就是 DNS 是一个服务器,能够返回域名对应的服务器的 IP 地址。 + +## 需要理解的简单的浏览器工作机制 + +![工作流程](/img/wiki/dns.png) + +## 缓存机制 + +为了节约资源及加快速度,互联网前辈还想了个 DNS 缓存机制。 + +计算机会按照下列顺序方式进行查询 +1. 浏览器缓存 +2. 操作系统缓存 +3. 各级 DNS 服务器(这边也有缓存) + +## 日常工作相关 + +- 怎么判断是否是 DNS 的问题? + + 特征就是使用 IP 地址能够正常访问(例如 QQ),而使用域名访问却没法访问。 + + 一般来说遇到的会是所有域名都没法访问,不过偶尔也会遇到部分域名能访问,部分域名没法访问的情况。 + +- 怎么查询本地 DNS 缓存? + + - 查询浏览器缓存 + - Chrome 浏览器访问 `chrome://net-internals/#dns`,可查询浏览器缓存 + - 其他浏览器,网上找找方法吧 + - 查询操作系统缓存 + - Windows 系统 使用命令 `ipconfig /displaydns` 查询,可以使用 `ipconfig /flushdns` 清除操作系统缓存 + - macOS 系统 呃,网上找找方法吧 + - Linux 系统 同上 + +- 怎么解决 DNS 的问题? + + 更换 DNS 服务器、使用神器清除本机 DNS 缓存即可。 + + 常见的 DNS 服务器地址: + + ```text + 8.8.8.8 Google(不推荐作为主 DNS 服务器,可以作为次 DNS 服务器) + 114.114.114.114 114 + 223.5.5.5 223.6.6.6 阿里 + 119.29.29.29 腾讯 + ``` diff --git a/docs/wiki/05-基础知识/09-科普/网线是什么.md b/docs/wiki/05-基础知识/09-科普/网线是什么.md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..3a91265 --- /dev/null +++ b/docs/wiki/05-基础知识/09-科普/网线是什么.md @@ -0,0 +1,62 @@ +# 网线是什么 +## 介绍 +以太网(有线网)的连接离不开网线,但是,网线究竟是什么,它的内部原理是什么样呢? + +一般电脑所发送和接受的网络信息,本质上是变化的弱电流,所以,所有网线本质上都是一种电线。 + +首先,今天我们所说的网线,是指双绞线,这种线内部有互相绝缘的一对电线互相缠绕(一般以顺时针缠绕),再绞合成螺旋状 + +一对线通常有一根颜色线和对应的白线组成,这两根线组成一对差分信号(即信息的值不是哪根线的绝对数值,而是两根线数值之差,这样有利于减缓干扰) +## RJ-45接口 +网线通常的连接器标准叫做8P8C(也叫RJ-45),指这种接口有8个位置(Position,指8个凹槽)、8个触点(Contact,指8个金属接点)。 适用于RJ-45的双绞线内部通常有4对线绞,按照TIA/EIA-568标准,这四对的颜色分别是:橙色,蓝色,绿色,棕色 + +这种接头就是常说的“水晶头”,它的接口从左到右的功能如下: + +1. TX_D1+ (发送数据+) +2. TX_D1- (发送数据-) +3. RX_D2+ (接收数据+) +4. BI_D3+ (双向数据+) +5. BI_D3- (双向数据-) +6. RX_D2- (接收数据-) +7. BI_D4+ (双向数据+) +8. BI_D4- (双向数据-) + +在百兆以太网(Fast Ethernet、10/100M Ethernet)中,仅使用1、2、3、6这四根线,以差分信号传输方式减少电磁干扰,其中1、2为TX(发送)(拧在一起),3、6为RX(接收)拧在一起。 + +所以,只需要1,2,3,6这些线正常,就可以满足最基本的上网需求 +### TIA/EIA-568A和TIA/EIA-568B +T568A或T568B标准规定了双绞线的8根线接入RJ-45接口时的线序。 + +两个标准的区别是:发送信号的一对线与接收信号的一对线交换了位置。习惯上为10或100 Mbit/s 以太网缠绕线缆是依据T568A或T568B标准。 + +线缆一端为TIA-568A标准缠绕而另一端以TIA-568B标准缠绕通常被称为交叉缆线。一根交叉线连接起来的两台设备,设备1的网卡的发送端连接到了设备2的网卡的接收端,同样设备1的网卡的接受端连接到了设备2的网卡的发送端。 +对于10M网与100M网,不同性质的设备相连(如计算机与交换机之间)要使用交叉线。对于千兆网,使用了全部8根线的交叉线相连。 + +准确地来说:如果设备使用与接受数据不同的引脚发送数据,则使用直连线。如果设备使用相同的引脚发送数据,则使用交叉线。 + +现在的交换机的各端口一般都能自动识别并自适应交叉线及平行线。因此,仅使用交叉线基本能适应各种情形。 +## PoE +网线的本质就是电线,其实网线也可以用来传输电力,作为电源线使用,这种操作叫做以太网供电(PoE,Power Over Ethernet) + +这对于一些需要方便布线的设备有很大的帮助,以前,除了拉网线,还要拉一根电源线,有了PoE之后,就可以用网线解决所有事情 + +标准化的PoE方案有三种: + +模式A:将电能全部加到数据传输线路上,用一根线同时传输数据和电力,这需要用于对连接速度有较高要求的网络上,这时需要用到全部4对线 + +(由于数据传输使用的是差分信号,所以对数据传输没有太大的影响) + +模式B:用1,2,3,6传输数据,用4,5,7,8运送电力,这适合对网速要求不高的情况 + +4PPoE:使用全部的4对线传输电力,通常需要用在高性能设备上 +## 参考 + +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cn/%E5%8F%8C%E7%BB%9E%E7%BA%BF + +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cn/8P8C + +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cn/%E4%BB%A5%E5%A4%AA%E7%BD%91%E4%BE%9B%E7%94%B5 + +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cn/TIA/EIA-568 + +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cn/%E5%8F%8C%E7%BB%9E%E7%BA%BF%E4%BB%A5%E5%A4%AA%E7%BD%91 diff --git a/static/img/wiki/dns.png b/static/img/wiki/dns.png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..0fd0410 Binary files /dev/null and b/static/img/wiki/dns.png differ